- UID
- 26491
- 帖子
- 5158
- 主題
- 2204
- 精華
- 0
- 積分
- 9446
- 金錢
- 139127
- 閱讀權限
- 100
- 在線時間
- 189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2-10-11
- 最後登錄
- 2014-9-6
|
|
| 譚錦榮指澳門基於歷史原因未做 好“無線”及“有線”的訊號覆蓋 |
|
|
|
澳大團隊三方向研未來服務模式
澳擬設基本電視頻道
【本報消息】電信管理局邀請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副院長譚錦榮組織一支學術團隊,從技術、法律法規、市場制度及民意三個部分,研究澳門未來電視服務的模式和提供建議方案。譚錦榮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目前澳門較大問題是“開放頻道”不多,居民多年來習慣收看鄰近地區的電視頻道,今次獨立的研究構思中,將分析由公營或私營機構提供“基本頻道”的可行性,作為“開放頻道”的選擇性補充,外國亦有類似做法。
明年四月二十一日有線專營合約結束後,未來電視服務應如何發展?譚錦榮對此表示樂觀,認為毋須過分憂慮,服務需要朝向優化及多元方向發展。他指出,電視傳輸模式主要分為“無線”及“有線”兩種,各自基於糾紛等歷史原因未能得以優化,相信通過業界、社會各界、學術界及政府的共同努力,電視服務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澳非港視服務對象
至於坊間最關心的如何理順電視頻道問題,譚錦榮表示,澳門一直存在“開放頻道”,居民可自行架設天線(不泛指“魚骨天線”)收看,自由在大氣之中接收相關電視頻道。傳統上,“無線”廣播採用模擬訊號,但傳送質素較差,當數碼訊號出現後,質素有所提升,且後者較前者更容易優化覆蓋。其實,現時澳門較大程度是覆蓋問題,倘若能夠優化,相信“開放頻道”能夠做得更好。
另一方面,香港及鄰近地區部分“開放頻道”能夠在澳以天線接收,居民收看是沒有問題的,但相關電視台並不將澳門納入為廣播覆蓋範圍之內,澳門接收訊號不理想可以理解,皆因不是服務對象。今次的研究中,將分析提供“基本頻道”的新做法,使居民習慣收看的頻道能夠得到保證,並研究如何合法及合理地傳輸相關訊號。
譚錦榮指出,“基本頻道”是免費向居民提供,不論是由“有線”或“無線”方式傳送,全世界的小城市都有類似情況。如果“開放頻道”不足,或自由接收的頻道很少,可透過補充形式來解決。
各區測量訊號覆蓋
“基本頻道”的研究結果若獲得大衆接納,加上電信局落實建議方案,版權問題理應由服務的提供者來解決。另外,團隊將研究全澳的訊號覆蓋,首先到各區實地測量,透過電池仿真模擬實際環境,分析訊號發射位置如何調整,甚至考慮“補盲”的需要。
據介紹,學術團隊將有不同分工,技術研究兼項目統籌由譚錦榮擔任,法律法規、市場制度及民意領域分別由澳大法律學院助理教授邱庭彪及澳大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助理教授林玉鳳負責。
團隊於今年暑假期間開始籌備工作,與業界討論及交流意見,將聘用技術人員協助研究及設計網絡覆蓋等,並計劃組織人員到鄰近地區考察,希望強化本地電視服務的發展路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