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排灣作為澳門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公屋群,自去年4月首批居民入伙,至今已逾九個月,現時區內的社區設施,較之初期雖然有所增加,但仍難以滿足入住居民之需求。據居民反映,區內的「醫、食、住、行」配套嚴重不足,希望特區政府加速完善區內的社會設施,否則石排灣將變成濠江版的「天水圍城」。
區內的臨時衛生站現時逢周一至周均有註冊醫生應診,紓緩居民對看病的需求。(鄭健勳攝)
居民何伯表示,區內設有五間食店、兩家超市等購物及飲食場所,但晚上8時便陸續收市;加上入住率較低,一層雖有八戶,但入住家庭僅一至兩戶,因此晚上10時後,已寂靜一片,儼如「死城」。
何伯指住在石排灣,好似「發放邊疆」,無啖好食,有時逼於無奈要到拱北買餸。(鄭健勳攝)
居民無啖好食
「住喺石排灣,就好似古人被發放邊疆一樣,無啖好食!」由於石排灣缺乏街市,每次買鮮魚肉及菜等糧食,獨居的何伯都不得不坐約一小時車程到珠海拱北。遙遠的路程,對他來說非常不便,希望當局能增設一個街市,方便區內居民買菜。
交通問題同樣令當地居民飽受困擾,許婆婆表示,在非繁忙時間等巴士最快都需要15分鐘,遇上下班高峰更是擠爆,過百名來自附近地盤的工人一窩蜂湧至巴士總站,更不時因排隊問題 而發生爭執,甚至肢體碰撞,嚇煞不少居民。
許婆婆指,在石排灣坐巴士最是辛苦,上下班時間更是擠死人。(鄭健勳攝)
落班工人追車似「喪屍」
談及落班時段的恐怖場面,業興大廈保安員劉先生更是怒髮衝冠。「嗰班工人簡直好似「喪屍」一樣,見到巴士就衝埋去。佢哋日日都會鬧交,仲試過大打出手,要警察調停。」住在關閘的他又指,每天早上都會與這批工人逼巴士上班,非常辛苦,希望巴士公司增加班次,以紓緩坐車難問題。
由於區內大多數的居民是獨居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對醫療的需求極大。據居民反映,指現時區內有一家臨時衛生站,但只周一及周三才有醫生註診,居民如在其他日子看病,要到老遠的氹仔鏡湖醫院。記者昨日到該衛生站求證,職員指自本周一起,逢一至五已有註冊醫生應診,紓緩了居民的醫療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