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澳門新聞] 下水道重整成功重在溝通

下水道重整成功重在溝通


本報記者 黎溢康 報 道


高士德馬路渠道重整工程中改用特大口徑排污管


新鋪設的排污管採用新技術合龍


劉振滄、郭子昌介紹高士德馬路渠道重整情況。

    下水道重整成功重在溝通

    工務局借鑑高士德工程理順部門工作

    本澳城市渠道老化,加上人口增長為城市排污添壓,以至近年天氣轉趨惡劣及海水倒灌等多種因素,水浸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本澳。

    土地工務運輸局近年展開大規模渠道重整及雨污分流工程,改善老城區水浸情況,在二○一○底展開高士德大馬路下水道重整,縱使工程期長達一年,卻為本澳公共工程建立多項聯動機制及引入新措施。工務局副局長劉振滄指出,工程已有效改善高士德區水浸問題,可以肯定高士德項目是成功的,工程期間並有效推動部門之間的合作,建立的聯動機制在其他公共工程中行之有效。
    建造年久老化嚴重
    高士德大馬路原有的下水道屬舊式合流渠,建造年代久遠,過往使用的渠道物料不論耐用性、抗腐蝕能力、抗磨性及抗壓性都相對較差。隨着高士德區內高層樓宇和人口不斷增加,已呈老化且排水能力不足,管網難以應付日增的商業和生活污水。劉振滄指出,高士德大馬路下水道重整工程是必需的,否則更難以應付未來城市發展所需,工程包括將合流渠更換為清、污分流渠,加強下水道排水能力,改善區內水浸情況。
    但由於高士德區是傳統商業和住宅區,高士德大馬路又是主幹道之一,人流車流繁重,劉振滄表示,大規模的下水道重整工程掣肘較多、工期壓力也較大。另一方面,高士德下水道管網已近二十年沒作大型更新及維修,原有管網分佈較不規則,公共渠網與大廈和商舖渠網之間的連接方式不一致,須藉重整工程一併改善;加上要重鋪多種地下管網,令工程難度相對一般下水道工程高。
    一年部署積極溝通
    他表示,土地工務運輸局和交通事務局在工程啟動前一年多已積極溝通及部署,制訂周詳的施工方案及臨時交通措施。工程展開前約半年開始,兩局人員已到坊會向居民介紹工程內容,並委託學術機構在高士德大馬路展開問卷調查,又舉行公開介紹會,以及與職業司機團體舉行座談會,並到高士德周邊學校拜訪。為盡量減低工程影響,決定工程採取分段施工方式,以及延長平日及節假日的施工時間,盡量縮短總工期。工程於二○一○年十二月八日正式展開,共分成十段施工。在公衆的體諒和配合下,整項工程最終於二○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全面竣工,較原訂施工期提前近四個月。
    即使暴雨也無水浸
    劉振滄認為,高士德下水道重整工程屬於成功個案,工程完成後至今三年,期間本澳亦遇上過多場滂沱大雨,但高士德已再無出現過重整前的水浸情況,工程完成後的每場大雨,當局都會追蹤調查高士德大馬路的下水道系統,證明排水系統較重整前暢通。並指工程完成後出現多場密集式大暴雨,雨水量較過往多,高士德馬路除了局部出現輕微積水外,下水道工程覆蓋範圍並無異常。
    繼續做好聯動機制
    重整工程帶來的實際作用外,他希望借鑑高士德下水道重整工程的成功經驗,在其他公共工程中引入居民較容易接受的措施,例如在施工現場設置透明圍板、提前宣傳等。此外,高士德下水道工程亦成功推動多個部門之間的合作,包括與氣象局、交通事務局建立即時通報機制、交通改道機制等,這些措施在其他公共工程中行之有效,日後並將因應實際情況完善各項機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