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內地新聞]
懶政還是妙方?代表委員抨擊治堵治污等全靠收費
[打印本頁]
作者:
pooky
時間:
2013-3-3 23:56
標題:
懶政還是妙方?代表委員抨擊治堵治污等全靠收費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卅記者朱立毅、岳德亮、鄒偉】
堵車?徵收擁堵費,提高停車費!
污染?徵收汽車排污費、垃圾處理費!
高房價?開徵房產稅,提高二手房出售個人所得稅!
……
面對越來越多的公共管理難題,收費正成為一些地方醞釀實施的藥方。然而這個被認為是相對有效的經濟杠杆,卻不時遭遇公眾爭議。收費到底是懶政還是妙方?如何提升城市管理能力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一遇棘手難題 收費就成「妙藥」
二手房交易要嚴格按轉讓所得的20%計徵個稅──消息一出,便激起千層浪。
截至3日中午的新浪網調查顯示,18萬網民中,六成認為房價未來會被推漲。
盡管房價走勢有待印證,但百姓無疑又增顧慮:高額稅是否會轉嫁給購房者?二手房市遇冷會否助推一手房價格上漲?
交通治理同樣存在類似尷尬。北京汽車限購、城區核心區停車費提高5至7倍已有兩年,高峰期擁堵城區幾乎成「停車場」。
「目的地明明就在眼前,可車開過去還花半個多小時,讓人心裡發慌!」全國政協委員施傑來京第一天就遭遇擁堵,他納悶,為什麼限購又限號,還這麼堵?
這些尷尬並沒有引起警醒,一些城市擬將開徵擁堵費、提高停車費作為治理「良方」。
針對大氣污染問題,一些地方傳出正在研究徵收排污費議題。
面對日益嚴重的垃圾圍城,多地不約而同祭出了收費、漲價大旗;而武漢、合肥等地還將垃圾費與水費捆綁徵收。
「口袋比不上房價,治理趕不上污染,買車買不到速度。」全國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副主委車曉端說,政府通過收費等措施,雖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問題,但這畢竟不是根本措施,難以解決整個系統的問題。
「價格杠杆」捉襟見肘 城市管理者現「本領恐慌」
收了費,就能管用嗎?上海私家車牌拍賣費飆升至8萬,北京城區內停車費成倍上漲,然而數據顯示,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從400萬輛升至500多萬輛,僅僅用了2年左右時間。提高收費並不能阻止國人對汽車的追捧,以及隨之帶來的擁堵和污染。
「事實證明,收費式治理,邊際效應是遞減的。」施傑委員說,目前針對私家車的收費已有燃油稅、車船稅、停車費等多項,而且不少稅費包含了城市基建、交通管理等費用,部分城市再徵收擁堵費,給人感覺好像總在老百姓身上求解藥。
事實上,中國在短時間內就成為汽車產量和銷量世界第一的國家,包括城市規劃、公共交通網絡建設、政策的引導、參與者的文明程度等等,都加大了「堵城」之困。
「長期以來,我們的城市管理者陷入一個收費怪圈:限制或收費──短暫緩解──需求猛增──供給不足──更多限制或收費。」全國人大代表、巨力集團董事長楊建忠表示。
楊建忠代表認為,這樣的「收費思維」,凸顯了一些城市管理者面臨「本領恐慌」的危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要是科學合理地使用「價格杠杆」,可能比「行政限令」效果更好。如果濫用,就可能在公共管理上捉襟見肘。
全國人大代表傅企平說,在面對城市擁堵、高房價、城市污染等一些都市病時,政府應該從管理上下功夫,如果管理部門總是用收費來解決問題,不僅加重群眾負擔,也是一種缺乏智慧和能力的「懶政行為」。
既做「加法」也做「減法」 多元治理力求「乘數」效應
英國倫敦從2003年開始收費,5年收了8億英鎊的「擁堵費」,但交通狀況並無改觀。紐約、東京等國際大都市致力於發展公共交通、規劃路網建設,治堵效果反而顯著。這表明,收費與否並非城市擁堵的關鍵。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都市病」作為社會管理的難點,必須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一些代表委員表示,我們有我們的國情,收費不宜簡單「與國際接軌」,解決類似問題要靠「綜合治理」。
「沒暴露問題時把車開得飛快,遇到情況就猛踩剎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如松表示,現在一些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思維簡單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思路行不通。
「制定政策和立法要科學、惠民,慎用收費。」車曉端代表說,政府要少些管理思維,多些服務舉措,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政府管理水平。
「有城市推出的公交免費乘坐的做法,就是改革的‘減法’。如鼓勵公眾地鐵出行,可在交通樞紐旁建立大型免費停車場。」王如松代表說,這樣既節省資源能源,又便民惠民。
陳海嘯代表認為,建設服務型政府體現在政府對公共事務的細節之中。除了提供更多的服務,政府還需要考慮如何組織百姓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公共事務中來,以公共參與方式來解決公共問題,如通過信息發布和輿論影響,引導公眾的行為。
歡迎光臨 小花俠論壇 (http://disanna.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