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掘路無度惹民怨

北區社諮委雷民強表示,上月當局在大賽車的“塞車”高峰期前提出於風順堂區開展七個階段的路面重鋪工程,另部分區域的掘路工程掘完又掘的現象普遍,有關部門解釋每次整治原因各有不同,令人質疑相關部門事前的協調和配合工作是否足夠。
    雷民強表示,上月當局在南灣大馬路、約翰四世大馬路等中區主要幹道開展掘路工程,加上臨近大賽車賽道範圍的輻射帶,新口岸國際中心、馬六甲街與高美士街交界又分別有工程,形成“骨牌效應”,導致嚴重塞車,令人困惑政府為何會在此時提出整治工程。
    居民對於政府整治道路工程欠缺妥善規劃以及諮詢早有質疑,例如氹仔舊城區(告利雅施利華街、施督憲正街、飛能便度街)主幹道路整治工程,年半內已進行了六次整治,出現一個工程剛完工,又在同一地段進行另一個工程,重複式的封路、掘路嚴重困擾氹仔舊城區的居民,怨氣不少。
    當局環境整治、道路改造原本是惠民工程,既創造就業職位又改善市容,但經常因整體評估和欠缺合理規劃,加上對交通欠缺妥善的分流措施,並影響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被居民批評為“擾民工程”。雖然政府設“道路工程協調小組”,負責協調及監控道路工程的審批及施工,以及研究合適的應對措施和交通分流方案,減少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
    但種種事例反映,有關部門的工作仍有待改善。他建議,相關部門工程前聽取居民、商戶的訴求,預計工程有可能產生交通、環保等方面問題,研究應對措施,加強跨部門合作,盡量縮短道路整治工程時間。面對未來持續增加的道路整治工程,一方面需要評估全澳同一時段內可以承受的工程數量,避免因同一時段進行大規模施工而造成交通壓力;另一方面要參照工程進度,採取措施妥善疏導交通。否則,無秩序的市政工程、重複式的掘路工程只會續惹怨氣。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