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發帖

報告指海水沖廁難實行


    本澳暫難以直接仿傚香港使用海水沖廁         
    系統基建投資營運成本高
    報告指海水沖廁難實行
    今冬明春鹹潮形勢異常嚴峻,水資源緊缺問題再度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其中使用海水沖廁的可行性,亦再引起議論。《澳門水資源狀況報告二○一○/二○一一》指出,本澳周邊海水水質較差,對發展海水沖廁形成很大制約,加上與香港海水沖廁水質標準相比,多項指標未能達到國家海水水質標準,目前難以直接仿傚香港使用海水沖廁。
    香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歷旱災水荒,令社會明白到節水的重要性;為免浪費食水,港府在當時已落實海水沖廁政策,並發展至現時技術達到領先階段。目前為止,香港已有八成住戶使用海水沖廁。
    然而,本澳與香港的情況不盡相同,特別是本澳周邊海水水質不穩定,當中夾雜黃泥、沙石,需要投入相關設施作前期處理。報告亦指出,與香港海水沖廁水質標準相比,本澳附近海域水質濁度和懸浮物含量高兩倍,大腸菌群高四倍,總氮、活性磷、葉綠素A、鉛等多項指標未能滿足國家海水水質標準;海水化淡成本較使用河水生產自來水成本高,亦較利用污水處理後的出廠尾水生產“再生水”的成本高。
    另一方面,現存的地下管線除了電力公司電纜、電訊管網及自來水公司的供水管外,還有清水及污水排水管道等,大部分地區尤以舊城區的地下空間已十分擁擠,倘再埋設海水管網,工程上存在困難。
    實行海水沖廁,除要在公共道路鋪設海水管網,令道路處處開挖,不但嚴重影響行人及交通,於室內每戶亦要加設一獨立專供海水的管網系統,事前更必須徵得所有用戶同意後方可實施;海水沖廁系統本身的基建投資和營運成本高,引入海水沖廁所須考慮的問題不但涉及龐大的工程費用,還須顧及多方面因素及整體經濟效益等問題。
    報告指出,對本澳而言,暫將海水利用定位在研究階段,預計未來需要對周邊海水變化趨勢、處理利用工程技術、海水利用的成本效益、海水沖廁的管網佈置及污水處理等內容深入探討。    本報記者  逸 言

返回列表